促进心理健康,构建和谐海淀——海淀区2016年世界精神卫生日主会场活动暨海淀区心理卫生服务启动仪式
日期:2016/10/12 0:00:00 来源:解放军总医院第二附属医院(309医院)
2016年10月9日下午,北京市海淀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举办的“海淀区2016年世界精神卫生日主会场活动暨海淀区心理卫生服务启动仪式”活动在北京语言大学举行,主题为“促进心理健康,构建和谐海淀”。海淀区、卫计委相关领导,残联领导,二三级医院领导,社区卫生主任莅临参会。我院医务部董成主任和心理医学科侯艳红主任出席参会。
2016年10月10日是第25个世界精神卫生日,近年来,我国精神病学发展迅猛,取得了长足发展。习近平主席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指出:“要加大心理健康问题基础性研究,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,规范发展心理治疗、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服务。”为全面落实习主席的指示,海淀区将进行全方位提供心理服务,进行心理知识科普,本次启动仪式包含以下内容:
1 为2013年以来海淀区建立并开展的34个社区心理咨询工作室授牌。
2 建立专家团队并为13位专家颁发证书。
3 海淀区卫计委与北京语言大学签约及8个高校志愿者团队授旗仪式。
本次启动仪式目的是,以精神卫生防治中心为龙头,联合医院、社区、高校为公民提供心理服务。
当今社会生活压力加大,许多人都需要心理服务,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也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。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结,都会遇到事情,都会有情绪波动。从心理正常到心理不正常,从情绪问题到精神疾病其实是一个连续谱。更多的人介于中间状态,也是正常人。但我们总会把心理问题污名化,把患者看成危险分子,他们是被放弃的。其实,心理问题并没有那么可怕,患者用症状来防御外界危险的事物。但防御是一种保护,也是一种回避。治疗的意义在于修通厚厚的防御,触摸内心最真实的情结,把这种链接转化成具有社会功能的链接,变成平凡人。目前,对于精神疾病前期的预防和后期的康复还很混沌,对由正常转化到心理精神疾病的危险因素不重视,甚至是否认的、回避的。在疾病之前,更需要关注是个体本身,每个生命都需要被尊重。现今心理服务很难满足社会需求。心理服务需要扩展到社区,加大心理健康服务向基层扩散。普及心理知识,实现分级诊疗。全方位,全周期保障。但要规范心理诊疗过程,心理健康是健康的一部分,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民小康。
我院心理医学科致力于心理诊疗、治疗,心理知识的科普,多次举办心理沙龙和讲座等活动,得到了广泛的好评。心理医学科将于十月中下旬将陆续举办关于心理健康、人际沟通、团队凝聚力方面的沙龙活动,敬请期待。
启动仪式